人造鑽石購買好環保?讓你一眼看穿零碳排真相!

天然鑽石稀有且必須經過層層的嚴格把關,才能成就出一顆完美的天然美鑽。而人造鑽石的誕生,卻可以無限量供應 。也有人提倡購買人造鑽石除了物美價廉以外,還因其零碳排的特性,可以替地球盡一份環保的心力?但事實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想要了解人造鑽石的真相,就要從人造鑽石的歷史生成說起。只有徹底了解,才能明白人造與天然鑽石的差別在那裡!
人造鑽石生成歷史起源
在1950年代,合成鑽石被製造成功,合成鑽石是具有和天然鑽石相同的物理、化學和光學性質的人造物質,但在原子結構的層面有差異。鑽石因具有耐高壓、抗磨損、散熱快、酸鹼不腐蝕、具半導體特性等而被廣泛運用在工業和科技業,如切磨工具、研磨劑、散熱片、晶圓等,然而隨著人造技術及產量提升,開始有部分進入珠寶市場。
人造鑽石|2大製作工法 實驗室呈現
- 高溫高壓合成製作法
高壓高溫合成製作,又稱為「HPHT鑽石」。是科學家模擬天然鑽石的生長環境,產生非常高的壓力與溫度,來製造鑽石。
- 化學氣相沉澱製作法
化學氣相沉澱法,又稱為「CVD鑽石」。主要是用甲烷氣體當作碳原子的來源,碳原子被分離出來並堆疊成鑽石層,隨著時間增加鑽石層厚度。
人造鑽石購買好環保?零碳排真相看這裡!
人造鑽石主打低價環保且零碳排,在鑽石市場上掀起一股環保風潮。但人造鑽石的製作過程中,卻也是經過工業加工製造,真的有可能可以達到零碳排的製造成果嗎?這一點在業界始終存在著一個大問號?
人造鑽石零排碳只是行銷騙術?
根據標普全球旗下獨立調研公司Trucost報告指出,每生產一克拉人鑽石就會排放511千克二氧化碳,遠高於天然鑽石的160千克。簡單來說,雖說人造鑽石不用經由開採,但在實驗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卻比天然鑽石開採高出3倍之多。
由於人造鑽石公司並無法拿出有關「環保」的任何證明,所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曾發函譴責其主張「環保」等相關議題。目前只能說人造鑽石是在實驗室製作而成,或許碳排放量可以降低,但以零碳排為主張的說法則是不正確的喔~
人造鑽石VS天然鑽石比較表.
人造鑽石可開立GIA人造鑽石證書,上面會直接標記為實驗室生長的鑽石,所以並非比較有保障。而在天然鑽石採購中,也有金伯利流程系統把關鑽石來源,讓消費者絕不會有購買到血鑽石的情況產生。
對於象徵著永恆愛情的鑽石來說,經過幾千萬年、幾億年天然結晶的鑽石與實驗室出產的鑽石在本質上意義就大不相同。且天然鑽石如:SID頂級車工,除了附有GIA證書以外,還有專利SID品質認證書。國際雙認證,給予雙倍保證,並可當作有保值價值的精品收藏配戴喔!
【京華鑽石原創文章非經授權請勿轉載本網站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
編輯:廖淑芬│審核編輯:吳佩娟│總審核:李裕峯
世上最炫最亮京華SID頂級車工鑽石